一面炼钢镜,一副白手套,一颗赤子心,在转炉炉台上总能看到张江的身影,穿梭于操作室,奔波于生产旁。“敢于担当,甘于奉献”这是张江在大家眼里的真实写照,参加工作13年,他一直扎根炼钢炉台,凭自己的坚韧和毅力,从炉前工成长为一名优秀管理人员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实干与担当。
勤学苦练强本领,孜孜不倦勇争先
2011年刚参加工作的张江第一次踏上炼钢炉台,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轰鸣的机器,他紧张而又迷茫。专业知识繁多、基础操作复杂、冶炼任务重大……面对重重困难,张江顿时手足无措。但看到同事们一个个顶着高温,脸上挂着豆大的汗水,忙碌在钢水旁,他瞬间被触动。“别人能干好,自己凭什么不行。”带着这份不甘,他从头出发,跟着师傅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始学习,从测温、取样、兑铁、加废钢再到出钢,每一个环节他都细心摸索,不断实践。对于师傅和同事传授的经验,他总会及时记录下来,笔记本上也早已密密麻麻地遍布着他的字迹。
下班后,他还刻苦研读专业书籍,认真学习转炉操作、工艺优化、合金配比等专业知识,进而摸懂吃透,应用到工作中,因为他深知只有不断地学习,才能把钢炼得更好。此外,他还积极参加公司、分厂组织的技能培训,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。凭借着过硬的本领和出色的表现,张江先后荣获陕西省冶金建材系统“技术标兵”、陕钢集团“追赶超越”先进个人、汉钢公司“技术能手”、炼钢厂“金牌炉长”等荣誉称号。
潜心钻研不停歇,爱岗敬业有作为
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,张江正是如此,多年来,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,把工作作风的重点放在严谨、细致、求实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。为推进公司降本增效工作走深走实,他根据转炉系统的特点以及多年来的炼钢经验,严格贯彻生产最佳化的管理思路,在管理上以生产优化为重心,以匹配生产为原则,推行统一操作管理模式,实现了生产的最佳组合模式。以工序时间控制为基础,严格抓住每一个小工序节奏,从兑铁加废钢到测温取样,力求每一项作业活动都按照要求时间内完成。为了降低转炉渣料消耗,他积极探索少渣冶炼模式,通过摸索、总结各钢种冶炼经验,使车间各项工艺指标得到稳定提高。截至目前,钢铁料消耗、成品碳、氧气单耗等指标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。
团结友爱做表率,急难险重冲在前
一直以来,张江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积极热情地开展各项工作。为确保生产经营顺行,他经常加班加点,遇到抢检修等急难险重任务时,总是冲锋在前,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无论是在补炉时需要1个小时完成2—3吨补炉砖修砌的危急关头,还是出钢时短短的4分钟完成合格钢水成分调节的关键时刻,面对炽热炉火的持续烘烤,工作服被汗水浸湿,防护手套被烤得冒烟,他都毫不畏惧,总能在关键时刻冲上去、危急关头豁出去,确保了补炉质量和钢水成分合格。
此外,身为一名管理者,他还时刻关注职工身心健康,定期与职工面对面进行谈话,了解职工思想动态,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,并及时给予帮助。对于新同事,他则会化身为“导师”,一对一进行帮扶指导,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,帮助其快速成长。他的谦虚和包容感染着整个团队,也让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。
“在炼钢的这条道路上,我定会初心不变,一往无前,让胸前的党员徽章在生产一线熠熠生辉。”张江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,他正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使命,践行着自己的初心,表达着内心炙热的钢铁情怀。(炼钢厂 唐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