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象里最深刻的热闹场景,就是一条长街上满满当当的花灯。那时的年节还有浓郁的“年味儿”,孩子们会互相较量谁家的花灯更加漂亮,会缠着家长买花样繁复的、多种口味的大元宵。将蜡烛放入红绸布里,看着灯笼亮闪闪的出现在黑夜里,就像是在迎接新的一年的曙光。后来的橘子灯、兔子灯,也都闪耀在童年温柔的梦里。
正月十五,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人们燃灯供佛、舞龙舞狮,是为欢喜的度过这第一个月圆之夜。古人的浪漫,是不可言说的,元好问看华服丽衣,“炫服华妆着处逢,六街灯火闹儿童”;李商隐找月色灯火,“月色灯山满帝都,香车宝盖隘通衢”;周邦彦则将目光放到了千家万户,“望千门如昼,嬉笑游冶”。在这一天,名垂千古的诗文里满是难以言说的精彩纷呈。
元宵节,又叫花灯节。顾名思义,花灯和元宵,应是上元节的最佳搭配。年少的时候,我也蹲在大锅炉旁边,等着翻滚的热水化开汤圆,看着一个又一个翻着肚皮敞开在我的面前,白胖的汤圆舀进孩子们的碗里,个个都不怕烫的张嘴就要咬,留香的芝麻馅经典美味,一口香甜氤氲在寒冷的冬天里,开出温暖美好的花朵。
吃汤圆,又是久远的历史了。“男女老幼围桌边,一家同吃上元丸”,早在几千年前,歌谣就这样传唱,元宵节的习俗也就这样传承下来,每个人都有着更深重的想念和祈盼,等待元宵成熟的沸腾里,也滚动着我们的祝愿。
时间一日一日流淌,几千年就在华夏长河的指缝间溜走了,我常常去窥探今日的节庆,发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地方。餐饮店里也会带上元宵节的招牌,提醒人们这是应该美食一顿的好日子,步行街上也会悬挂一些漂亮的花灯,提醒人们这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活动,可是终究,如今的元宵节,是一碗汤圆就能概括了的节日了。
我往往也怀着深沉的慨叹,费力寻求那期待已久的记忆。
承载在这花灯之上的,是我们的思念和童年,也是我们无法忘怀的传统和仪式感,年年如此的一次月圆,花灯入梦,元宵已来。每次想起满院子的灯,便想起了童年的梦,便坚定了脚下的铿锵,找寻到了未来的方向。
在这传统的背后,原来也是温柔的目光在注视。在这灯火万千的世间,原来也饱含温暖和爱。
花灯上的元宵节,美好的耀眼。(计量检验中心 郭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