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质量管理助力增效创效
发布日期:2021-02-16    作者:柴磊 晏小惠    
0

2020年轧钢厂紧紧围绕以质量求生存、以品种求发展的目标,全面深化质量管理,通过持续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、大力开展质量提升攻关、夯实各级人员质量管控责任等方式方法,稳步提升钢材质量。

2020年轧钢厂全年质量指标完成目标值,全年钢材质量控制水平稳步提升,一次检验合格率年累计99.73%,高出目标值0.13%;合格率年累计99.98%,高出目标值0.05%,增创效益68.8万元。

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,规范质量管控过程

针对日常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,修订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制度实现质量管控系统化,质量管理内容全面化,各岗位质量管理职责明,质量管控过程更加规范细致。“我们通过细化工艺控制标准,分钢种分规格制定参数范围,精准控制生产过程,使钢材力学性能更加稳定受控。”轧钢厂技术科负责人说

此外,重视钢材、钢坯管理,补充新增了相关制度规章。技术科每天按照制度对钢坯、钢材码垛检查、监督考核,监督库房管理。高棒线车间建立评审钢坯轧制记录,及时传递信息,对轧制过程进行跟踪确认,确保评审钢钢材质量受控。成品车间建立完善了不合格品、待判待处理钢材处置记录,钢材管理更加严格,进一步保证了出厂产品质量

大力开展质量提升攻关,钢材质量再提高

2020年轧钢厂持续开展了《线材同圈性能稳定性攻关》《切分直条性能稳定性攻关》《盘螺屈服平台攻关》、《钢材性能稳定性攻关》等多个项目,均取得较好成绩。通过攻关,线材通条性提高,同圈屈服强度差由原来的70-80MPa改善为20-30MPa,棒材线差范围明显缩短,整体负差稳定性提升,单只超负差风险大大降低。

另外,通过调整高线φ12盘螺成品架次轧槽刻字间距达到钢筋纵肋两侧钢材的秒流量对等,实现成品架次轧制时的材料合理流动,避免轧制时钢材头部弯曲问题,φ12盘螺弯头问题取得明显改善。通过中线孔型放大0.02mm,解决棒线φ16规格过钢一小时后成品四切分四线负差差异大的问题,线差由原来的30cm缩短为20cm,单只负差差异由原来的的2%减小到1%。

不断总结,持续优化,钢材质量无异议

对近年出现的质量异议和质量投诉,轧钢厂科学分析原因、认真查漏补缺,不断提升钢材实物质量。对于线材头部屈服低的问题,通过对穿水装置升级改造,减少头部未穿水圈数,并用实验数据确定剪切圈数,今年再未出现类似异议和投诉。对于82B散卷问题,轧钢厂多次调整打包压力、更换打包丝材质、执行双道打包、外出对标学习、逐卷扎四道铁丝固定,以及垛位优化减少吊运等等,散卷数量大幅减少。对于负差稳定性,每日对单只负差和捆重负进行统计,并依照攻关方案奖罚,负差稳定性大大提高。对于钢材弯头弯钢、端面不齐,从设备和外观质量检查监督两方面入手,产品内在及外观质量较前期显著提升。

提升质量管理助力增效创效

提升全员质量意识与技能,筑牢质量守护大堤

2020年以来轧钢厂内部组织工艺质量培训学习40余项,累计700余人次;组织生产管理骨干人员前往先进企业进行对标交流学习10余,累计50余人次;通过培训和对标有效提升了岗位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能力。

分厂每月召开质量专题会总结当月质量工作开展情况,分析钢材市场形势,宣贯公司、分厂质量管理方针制度。各车间、班组利用周例会、班前班后会学习岗位操作技能、学习事故案例,明确岗位人员操作中的质量关键点。技术科对各岗位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进行梳理,制定解决方案,持续提升产品质量。

从厂长—主管厂长—科长、主任—技术员、班组长到操作工,我们都明确了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,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指标,人人肩上担质量,全民关心质量重视质量,不断筑牢质量守护大堤。轧钢厂负责人表示。

轧钢厂始终将质量放在首要位置,扎实开展各项工作,荣获公司质量月活动一等奖,所生产的HRB500E系列成功申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“金杯优质产品”。经过上下各级人员的共同努力,钢材质量指标稳定,圆满完成了年初既定目标;钢材实物质量进一步提升,全年实现无较大公司级质量事故和全年无质量异议的目标。

2021年轧钢厂将继续发扬“不待扬鞭自奋蹄”的进取精神,践行“质量第一”的管理理念从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,不断总结,对存在的不足找方法添措施抓落实,全面完善质量管理体系,持续提高质量管控水平,维护禹龙品牌良好形象(轧钢厂 柴磊 晏小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