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——记陕钢集团2020年度“优秀科技工作者”周慧敏
发布日期:2021-04-13    作者:晏小惠    
0

“谁说女子不如男,轧钢的女子一样可挑千斤担”。90后的周慧敏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汉钢公司短短3年时间里,她迅速适应岗位,积极参加轧钢厂日常工艺管理工作,跟踪新开发产品工艺,及时全面总结轧制中存在的问题,为稳妥推进科技项目抛洒青春的汗水,她用她柔弱的肩膀为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扛起了一片广阔的天空。

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——记陕钢集团2020年度“优秀科技工作者”周慧敏

不倦追求结硕果

她积极参与《成材率提升》、《合格率提升》、《YL82B成材率提升》等技术进步项目,做好工艺技术改造及质量目标提升工作。日常细心的工艺检查和跟踪,让她每年修订细化关键岗位操作规程和料型标准都显得心应手,经她修改后,实现了头尾剪切量控制更合理、料型更优更标准。从而减少了中废、自检废品、切损,2020年高线成材率大幅提升,较前一年提升0.23%,最好水平达到98.66%。还通过持续对轧线水箱阀门控制进行程序优化,降低钢材头尾部温升,适当减少头尾剪切圈数等措施,使YL82B成材率较上一年提升0.6%以上。

同时,她参与的《线材同圈性能攻关》、《盘螺屈服平台攻关》等技术进步项目也结出了累累硕果。持续调试穿水延时、稳定同圈温差;控制通条尺寸,降低通条尺寸对性能的影响;定期清理疏通穿水箱,更换穿水冷却水管,做好控冷设备的维护保养及定期校准关键点测温仪,确保过程温度控制准确等措施管控,高线盘螺同圈性能稳定性达到30MPa以下。她坚持每天测量轧线关键点温度,并跟踪成分偏高钢材头尾剪切量,检查班组工艺控制和钢材头尾剪切量,保证轧线工艺过程严格受控,在一年汗水的浇灌下,高线盘螺无屈服平台试样占比明显减少,盘螺屈服平台攻关效果显著。

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——记陕钢集团2020年度“优秀科技工作者”周慧敏

漫漫探索求真知

轧钢厂1#高线热机轧制改造项目落实前做了大量调研和试验,其中就有她的一份功劳。要在2#高线进行φ10盘螺的热机轧制工艺试验,并进行为期3个月的对钢材力学性能、金相组织及表面质量的观察分析,她主动担起了这份责任。这三个月里,她按时间节点取样、送样、做好检验记录等。清楚记得她有一次两个胳膊上挂着各种刚取得样,上面贴着标签,脸累的通红,我惊讶的看着她,她却说“他们现在都忙着,我怕到时把样弄乱了,数据就不可靠了。”通过查阅钢材检验结果相关资料,为热机轧制项目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和试验验证。

她积极参与Q195、Q235、30MnSi、ER70S-6、YL82B等新品开发轧制工作,在新品生产中负责编制内部轧制工艺方案、跟踪工艺过程、撰写轧制总结等工作,累计编制方案、撰写总结百余次,与创新研究院沟通,持续对各新品工艺进行总结分析优化,做好新品生产工艺记录及总结。经过不断探索,新产品质量显著提升,经济技术指标也持续上涨。

勤奋学习有专攻

周慧敏毕业于重庆大学材料成型专业,研究生学历,专业知识丰富,可她并不满足于此,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她非常注重自我提升。2020年加入轧钢专业委员会(二梯队成员),向领导同事们学习实践经验,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2020年8月参加陕钢集团钢铁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(第二期轧钢班),学习专业知识,并获得优秀学员。2020年9月参加预应力制品行业高峰论坛会议学习及交流。10月参加2020年全国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交流会,积极学习,开阔视野。

她在轧钢专业委员会中分享的《YL82B钢材CCT曲线解析》、《YL82B轧制工艺简介》和《高线主要产品工艺及金相组织》等受到轧钢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。撰写论文《ER70S-6焊丝用热轧盘条生产工艺实践》在“陕钢杯”2020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交流会论文荣获“三等奖”。

从一名刚毕业的研究生转变为一名独当一面技术人员,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,这其中有汗水,有努力,也有她不服输的倔强。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这是她对科技创新、科技进步和科技管理不变的态度,她就是轧钢女子中的佼佼者。(轧钢厂  晏小惠)